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香港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谈房论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李宇嘉:多層次和低成本成為租賃住房供給兩大任務

来源:每日經濟新聞  李宇嘉 香港房掌柜  2017-11-14 05:31:18
[摘要]實現全體人民“住有所居”,需要重塑住房供應制度,十九大報告提出的“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”,重點在供給側。 近期,圍繞培育住房租賃市場,多層次供給的雛形正在顯現。除了萬科(泊寓) ...

  實現全體人民“住有所居”,需要重塑住房供應制度,十九大報告提出的“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”,重點在供給側。

  近期,圍繞培育住房租賃市場,多層次供給的雛形正在顯現。除了萬科(泊寓)、龍湖(冠寓)、鏈家(自如)等開發商和中介發展長租公寓項目外,基於互聯網平台的“機構房東”(YOU+、魔方等),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。

  眼下,主要由國企承接的“自持地塊”租賃項目成為租賃供應的生力軍。另外,互聯網巨頭(BAT和京東)、銀聯、商業銀行等,也爭相進入租賃行業。比如基於大數據信用,互聯網巨頭、銀聯助力地方政府建設租賃平台;銀行給租賃項目融資,投放租客貸款(如建行“按居貸”),開設網上“租賃—融資”一體化平台等;再如,首單央企租賃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(REITs)、公寓租賃REITs即將上市等。

  政府和市場共同推動下,在供應端,住房租賃確實呈現出了“多層次、多主體”的良好開端,“重售輕租”的住房供應跛行局面有望改觀。

  目前,租賃需求的主體是2.7億新市民(2.45億外來人口、2500萬租房大學生)、城市戶籍“無房戶”。從調研結果看,這部分人群需要的是以小戶型、低租金為主的租賃房源。以深圳(樓盤)為例,據鏈家地產統計,80%的租賃交易,其租金支付占家庭收入的30%(2500元左右)以內,52.7%的租房者月租金在2000元以內,近20%為1000元以內。但是,今年1~8月,深圳商品住房套均租金為5005元,90平方米以內戶型房源供應比需求少近20個百分點。於是,合租、城中村、外圍租賃成為主流。

  由此,多層次供應除增加供應渠道,還要在政策扶持下,降低供應成本,提高供應有效性,匹配租賃需求,最終實現多渠道保障。

  目前,租賃供應端存在一些問題,最典型的就是供應成本在提高。盡管長租公寓改善了居住環境,特別是改造舊住宅區、城中村的長租公寓,消防安全標准提高了、適應年輕租客的居住體驗性也提高了,但租金也明顯上漲了。

  據筆者在深圳的調研,長租公寓“整租—裝修—再出租”的一般模式下,相比裝修前、相比同類普通住房,租金無一例外提高30%~50%。而且,不管是引進規范化的物業管理,還是公寓郀I企業對保潔、維修等提供流程化服務,長租公寓都將以更高的租金來收回投資。再加上,相比租客和房東之間的“私人散租”,租賃企業化增加了郀I、稅收、財務等成本,盡管有稅收優惠和減免,但增加的成本都會反映在房租上漲上面。

  筆者在調研中了解到,租客都想租住環境好、體驗性好、引進物管和維修流程化服務的租賃住房,但任何“改善”的對價,都是高成本、高租金。基於租金支付能力不足的考慮,多數人還是選擇了低租金對價的租賃,即城中村、合租、外圍租賃等環境相對差、體驗性不好、物業管理不足的租住模式。

  當然,新增租賃供應端,國家政策也考慮到降低成本。比如2016年以來,全國出讓的租賃自持用地近80幅,主要由市屬或區屬國企承接,樓面地價僅相當於同區域“招拍掛”地價的1/10~1/6。國企帶頭並發揮社會責任,無疑是降低租賃供應成本的主要渠道,但一方面,大城市新增地塊供應的可持續性不足,另外一方面新增地塊多在城市外圍,供應的有效性也需要考慮。

  各方調查顯示,對於新市民和廣大租客來說,租房最看重的因素是:是否位於交通便利的位置(如是否臨近地鐵站)、租金水平、公共配套服務等。由此,外圍新增供地建設租賃住房,特別需要考慮租賃供應的有效性。

  2011年,我國提出了“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”的戰略,事後顯示,很多保障房建在了城市外圍、公共配套難以共享或跟進,甚至淪為“數字工程”,不僅浪費土地資源、財政資源,住房保障的效率也不高。因此,應該高度重視供應效率。

  而且,從過往經驗看,越強調社會責任,越需要確保“投入—產出”平衡。唯有此,才能保證租賃供應的可持續性。目前,盡管土地成本降低了,但考慮到郀I、財務成本,新增地塊建設的利潤率並不很樂觀,建議多數作為引導或示范,帶動社會投資進入。

  另外,基於大數據信用的租賃信息平台,“租賃—融資”一體化的銀行平台除了實現租賃信息和服務“線上集中”,還要有降低押金、中介代理費,甚至降低租金等降低成本和租賃消費門檻的效果。

  但是,各地租賃信息平台還在建設過程中,能否取代傳統“中介代理—線下服務”的私人“散租”模式,取決於能否最大程度集中房源,豐富供應類型;能否通過統一的租賃合同,基於大數據信用的租後監管,讓租賃雙方看到降低成本和保障權益的好處;能否提供人性化、接地氣的服務,提高租賃交易的效率等。近期,即便額度收緊,各大國有銀行依然啟動低利率的租賃融資,但是,全社會利率成本走高的情況下,銀行對租賃融資“開小灶”是否能持續也是個問題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黎转弟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央行: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